.

连锁中医医养机构提交IPO上市,多家中医馆品牌布局银发健康,释放哪些信号?

2024-07-03

连锁中医医养机构提交IPO上市,多家中医馆品牌布局银发健康,释放哪些信号?


引进资本是手段而非目的,中医药振兴发展,既要善于发挥资本的作用,又要平衡好资本的商业利益诉求与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之间的关系。上市对于医疗服务企业来说,还远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市场增量空间仍然有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固生堂、同仁堂的案例绝不会是“特例”,随着大环境的推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未来在IPO市场上还将出现诸多以中医服务为特色的新型企业。


年收入近9亿


主打“大专科,小综合模式”差异化发展

6月28日,据港交所官网披露,北京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同仁堂医养若成功上市,将成为继固生堂(02273.HK)之后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中医医疗集团,而固生堂的上市曾被业界称为“中医馆第一股”。


同仁堂医养成立于2015年,整合同仁堂体系内医疗和养老资源,2023年才扭亏为盈。旗下有包括7家医院、2家门诊部和2家诊所、1家互联网医院。同仁堂医养的专科中医院包括同仁堂中医医院、同仁堂鞍山中医医院、同仁堂石家庄中医医院等,社区医院包括呼家楼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酒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目前,同仁堂医养的收入主要来自医疗服务、管理服务,以及向客户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 2021年至2023年,医疗服务营收占到总营收的80%以上,为其主要业务,同时也拓展康养生活馆、社区健康驿站、旅居健康养生馆等业务。


财报显示,2021年-2023年,同仁堂医养网络内医疗机构的总就诊人次分别为140万人次、150万人次及190万人次。其中会员累计人数从2021年的219,338人增加至2023年的530,691人,复合年增长率达55.6%。业绩方面,同仁堂医养于2021-2023年分别录得收入4.7亿元、6.97亿元及8.95亿元;毛利为0.79亿、1.23亿、1.93亿;净利润分别为负0.07亿、负0.15亿、0.45亿,去年开始扭亏为盈。


其中,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同年度总收入的95.8%、85.5%及81.6%,来自管理服务的收入分别占同年度总收入的1.2%、1.0%和1.8%。


同仁堂未来5年的并购计划,是将通过投资并购中医院等方式,主打“大专科、小综合”以及中医康复的诊疗模式,实施差异化经营,逐步实现涵盖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全国连锁中医院布局。通过医疗机构的陆续并入,结合同仁堂医养集团后续投资的全国连锁医疗机构、分布广泛的同仁堂诊所,以及正在筹备中的互联网医院等,将形成中医院——社区医院——中医诊所——互联网医院这一遍布全国、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层级医疗体系。


弗若斯特沙利文认为同仁堂医养的优势在于:

❑ 有优质的药品供应链,以及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医生群体;

❑ 专家资源丰富,有专业壁垒;

❑ 线上现在医疗资源结合;

❑ 标准化的连锁经营,持续输出现代化管理能力和多学科专长以及品牌影响力;

❑ 分级诊疗资源协同效应,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多家连锁中医机构布局医养,银发健康需求带来千亿市场

同仁堂整合体系内养老资源,现在又要将同仁堂医养赴港股上市,表明了其对即将到来的银发健康浪潮的重视。


早在2022年,同仁堂就收购了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这是同仁堂医养布局华东的重要一步,推动了同仁堂形成全面医养运营模式,增强业务协同,打造新型的医疗养老产业平台。

今年5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开会介绍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表示,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支持连锁化、专业化民营医养结合机构。同时也突出支持中医特色医疗机构发展和应用现代化的中医康复技术,无疑体现了国家对银发健康经济的重视对中医医养的支持。


在刚性需求增加、政策助推的背景下,中医+医养项目成为各路资本竞相看中的对象。不光是同仁堂,多个有一定规模的中医连锁品牌就已经在加快布局医养护理了。


例如“中医馆第一股”固生堂近年来加快步伐布局康复护理板块,两年间收购了国宗济世中医医院、上海千诚护理院、宝中堂等,都是以康复护理见长,主要是强化调治、养生、康复为一体的面向家庭的慢病健康。从固生堂的收购动作也不难看出其对中医康养、康复护理等领域的重视。


四川本土老字号德仁堂也在积极布局康养领域。德仁堂集团总裁邹康禄认为,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做治未病或者是慢病管理,还有就是康复医疗。强化中医与养老相结合、与医养相结合,一定成为中医发展的第二个螺旋式上升曲线。


老龄化的严峻带来的体量庞大的老年人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医养需求,“老龄化全方位医疗保健”逐渐成为刚需,无论是大型连锁医疗集团还是单体小医馆,都不得不重视并顺应这一趋势。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对老年人健康保养做出指导。“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外,唐代的《千金方》、宋代的《养老奉亲书》和清代的《老老恒言》等古籍,也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经验。在治未病方面,中成药具有治疗加调理的作用,能够针对一些潜在老年疾病进行预治疗及调理;在老年康复和护理方面,通过针灸等手段能够协助中风偏瘫等病人更快恢复。


以中医、中药为切入点,链接养老服务,既不偏离主业,又能提供特色养老服务和新的盈利增长点,中医馆+养老近年来成为中医馆发展的新趋势,有不少大型机构已开始入局。


“中医+医养”前景趋势虽美好,但实际落地跑出商业模式并不那么容易。业内人士表示,医养最大的难点就是整合资源,需求端呈现多元化特点,对供给端而言,最大的考验就是需求挖掘能力和服务承接能力,目前能跑出盈利模式的医疗机构并不多见。


况且,上市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从此顺风顺水,资本市场十分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品牌价值兑现有着较高要求,那么,在医养行业缺乏盈利范式的当下,同仁堂要怎样破局?


首先,加快上下游资源整合,打造生态圈,实现成本的“去中间化”。当前,同仁堂针对医养业务采取的动作也一定程度契合上述需求。比如,加快医养业务与旗下门店的配合,为周边社区中老年人提供具有同仁堂中医特色的针灸、推拿、理疗、慢病调理等康养服务。其次,依托集团总部庞大的线下医疗服务网络,同仁堂医养整合养老资源可以省去额外开设门店、医疗药品购买等中间环节成本,收费标准也有望降低。


结语:

近年来政策风向变动频繁,加上共同富裕大方向的全面深化推进,资本市场对严肃医疗、全科类的投资都逐渐偏向保守态度,同仁堂医养提交港股上市申请,可以看出国家大力鼓励中医发展的态度,这也将给中医行业内正在等待投融资或IPO上市的机构释放了利好信号。


引进资本是手段而非目的,中医药振兴发展,既要善于发挥资本的作用,又要平衡好资本的商业利益诉求与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之间的关系。上市对于医疗服务企业来说,还远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市场增量空间仍然有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固生堂、同仁堂的案例绝不会是“特例”,随着大环境的推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未来在IPO市场上还将出现诸多以中医服务为宗旨的新型企业。


此外,行业未来还将朝着更为细分的方向发展,在中医专科领域很有可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例如中医慢病、中医外治、中医美容、中医生殖等领域。中医专科更具有消费属性,也更容易复制,未来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阅读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