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医诊所标准发生调整 人员执业年限有变
1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意见稿对2017年实施的《中医诊所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或对以后开办中医诊所产生重要影响。
对比旧版标准,基层医师公社发现有两处明显变化。
第一,房屋要求放宽。旧版在这部分要求较为细节化(见下图),而新版要求诊所使用面积和建筑布局应满足诊疗科目医疗需求,并符合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感染防控管理要求即可。
第二,也是最大的变化:诊所执业医师年限从3年变成了5年。 直观上看,最关键的一项发生重要调整意味着中医诊所执业门槛显著提高,有收紧之势。
02 中医诊所标准定调 人员执业年限改成5年
结合近几年国家层面政策调整及法律条款的变动可以预判,开办中医类型的诊所体现出3个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向备案制靠拢
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部署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涉及卫生健康部门的改革项目有31项之多,其中有一项是:开办诊所不再设置审批,改为诊所执业备案。
按照国家文件要求,以后开办中医诊所也将全部实施备案制。
第二个趋势,与上位法保持一致
还是在去年,关乎医药人命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出炉。新的《医师法》在第十九条有明确规定: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为了与上位法保持一致,相应标准也会作出适时调整,比如上文提及的,中医诊所从业人员执业年限趋同于《医师法》规定,必须满5年。
第三个趋势,开办诊所难度加大
作为诊所的执业主体,坐堂医生的资质是合法运营的前提和关键。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扶植中医药产业,推出大量放管服政策。
大家感知最明显的莫过于大批利好中医专长医师、中医诊所的政策涌出。
划重点!流程精简并不意味着运营门槛会降。现在看来,这个准入门槛不仅不降反升了。
概括成一句话:以后开办中医诊所,审批流程精简化是无疑的,但相应的,门槛和难度也在提高。
03 诊所人注意 以后开办诊所注意3件事
政策背景下,未来想在中医诊所行业大干一场的投资者或者从业者本人,务必弄清楚3件事。
第一,中医诊所还是中医综合诊所?
内行人都知道,这两者有明显区别。
中医诊所可以理解为纯中医诊所,中医药治疗率100%;而中医综合诊所则可以使用一些西医手段诊疗,中医治疗率不低于85%。
所以诊所人在未来布局方向上首先得考虑清楚,如果需要借助输液或者其他西医手段经营,那么你只能开中医综合诊所。
第二,搞定人员资质 以后开办中医诊所和中医综合诊所,人员资质要求都是5年执业经验,意味着无论是自己单干还是去医院挖人,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最低执业年限就是5年。
这或许会导致一部分还不具备年资的医生被拒之门外,换言之,也会给诊所老板招人增加一定难度。
第三,竞争压力增加,你的优势在哪?
中医诊所的坐堂医生都是相对高年资的纯中医,提供的是百分之百的中医诊疗服务。
想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诊所人需要的可能不只是一流的诊疗水平,还需要市场化、互联网化的营销思路。
总体来看,即将迎接中医诊所人的或许是一场新的洗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