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基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五门专业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针灸学
四门经典课程: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4选1)
01 招生对象(全国范围)
1、在基层乡村地区从事中医临床实践、经营私人诊所多年,但却没有自己的医师资格证书的乡村医生、基层医疗从业者;
2、通过家传、拜师方式传承中医药,但没有考上中医药院校的高中毕业生、社会人员;3、有西医医师资格,希望学习中医但没有考取中医医师资格的在职医生;
4、有中药相关学习背景的本科、大专院校毕业生;
5、有医学学习背景的中专卫校、职高等学校毕业生;
6、从事养生保健工作,但是没有专业临床实践经验,没条件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
7、热爱中医药文化、但是工作很忙、应酬较多、家务缠身、没时间系统学习中医的社会人士。
02 师承学制:3+1培养模式
1、拜资深中医师(15年以上临床经验或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为师,签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批准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并在司法局公证处进行公证;
2、开展3年系统跟师学习。跟师学习涵盖理论学习、跟师实践和专项培训。学成后考取省中医药局颁发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3、取得《出师证》后,师承人员由中心安排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实习满一年。申请参加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考试。
取得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工作满五年的师承人员,可以申请参加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
03 报名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志愿在学成后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服务。
2.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需有有效证书或证明)。
录取成为学院的师承学员后,根据学员背景简历和个人志愿,由学院安排进入中医师承导师库,完成“师承导师+学员”的双向志愿匹配。成功匹配志愿的师生,双方将统一签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师承关系合同书》并完成司法局司法公证。